对乡村学校思政课的几点思考
湾里区梅岭学校 邓小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自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18日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表以来,农村中小学校已经更加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但在如何上好思政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学校,特别是初中学校,只是强调书本重点,重在圈圈划划、记记背背,以分数衡量思政课质量;有的学校思政课依赖于学生“活动”,将传统课程与研学旅行、经典诵读等学生活动嫁接,“新瓶装旧酒”,原地踏步;还有的学校生搬照抄城市学校,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教育情况,没有形成思政课特色。
小学思政课更是不知怎样上,上什么?既没有专业的思政课教师,也没更加适合乡村学校使用的校本教材。有的学校把思政课当副课搭给上语、数、英的教师,任由他(她)们怎么上。针对上述情况,本人认为:
1. 乡村学校思政课要立足学校课堂,扎根乡土,保持教育本色,上出乡土味道。思政课是门课程,自然具有教育属性,保持课程本色。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所以,既要反对视思政课为“副课”,将思政课“边缘化”的做法,又要反对“唯分数论”的思政课,更要反对不切实际的思政课“秀”。
乡村学校思政课要扎根乡村,上出自己的特色。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具有近距离、形象化、具体化的特征。汲取乡土文化资源的有益成分作为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校思政课文化底蕴,增加校园文化的特色,也有利于乡土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村学校、教师要充分发掘、汲取、利用好劳动器具、老物件、民俗、历史名人、文物等传统乡土文化教育资源,以及家庭农场、农民文化广场、养殖园、种植园等现代乡土文化教育资源,建立丰富的思政课资源库,用好思政课乡土教材,联系学生身边事,讲好乡村故事。
2. 小学思政教育应该突出启蒙教育。讲历史励志故事,讲英雄人物故事等,通过讲故事,以身边的榜样来进行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坚持“从小事培育,从身边培育”的教育方针,通过校会、晨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感恩教育,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的文化长廊,楼道等积极宣传祖国传统文化,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形成与众不同的校园风格。
3.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要与其它各育及有关教育活动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品格养成、精神成长、全面发展。立足课堂,扎根乡土,乡村学校思政课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才能上出乡村特色,回归立德树人本意。
2019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