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多一份反思,多一些进取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 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那我就谨以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谈谈我的认识吧!我觉得我的反思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情感的把握,二是对于技巧的运用。
一、情感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人们在与任何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态度体验。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滲透其中,特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们教师能否发挥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这就使我想起了教《只拣儿童多处行》时的情景了。那是开学初,我满怀欣喜与信心,拿起课本走进教室总是一脸灿烂的笑。孩子们见我开心,自然就放松了不少。上课时,孩子们情绪激昂,不时有精彩的回答博得阵阵掌声。而我,也把自己当成了孩子,我们这群孩子和书中那群孩子已经混在起了,我们这里的春光和书中那春光也已经连成一片了。我们因那美丽春光而越发欢唱活泼,那美丽春光也因我们才更加生机勃勃!我沉醉在此景此情之中,随即抛出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迫不及待。突然,我发现调皮大王小勇正在和他后面的同学兴奋地窃窃私语,我顿时火冒三丈,脸色晴转多云,冲他霹雳一声吼:“闭嘴!”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只见小勇像扎破了的气球一样,整个人都泄气了,他双眼发呆,眼里尽是受伤的神情。而其他孩子呢,也都不吱声了,他们同情地看看小勇,又怯怯地看看我,高举的小手都偷偷蜷了起来。我的心一下子疼了起来,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感到悲哀。从那以后我就意识到,教师的情感不仅仅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溶情于文,更是对学生的爱和尊重呀!
二、技巧
教学技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练成的一种高超的本领,是教学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教学机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强调教师要学会教学技巧,他认为只有在学会用15种至20种声调来说话时,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声音上做出20种风格韵调时,才是一个有技巧的教师,才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花样翻新,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精彩的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课堂上学生秀出真我、畅所欲言、自主探究,气氛异常活跃,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语文素养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有效”日渐成为评价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词。我们教师只有从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出发,努力寻找并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才能避免以往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记得在学习《爬山》时,我为了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那儿获取知识,还能从同伴身上得到新知,即充分利用班级授课制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而非竞争中建构知识、发展个性。因此,一如既往的鼓励孩子们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于是我把一个问题抛出来,让学生讨论讨论。哗啦一下,同桌或前后四人抑或一群人马上聚在一起,教室里唧唧喳喳。两三分钟后,我做一个指示,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大家正襟危坐,准备接受“检阅”…… 可是,当我指名回答刚才的问题时,竟有一大半的同学茫然不知。我不禁扪心自问:这样的合作到底有多少价值?且不说讨论交流需要花很多时间,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多数小组讨论简直就是做做样子,看似活泼,其实是做作,空热闹一回而已。这样的合作,讨论再多也是无意的,至少是低效的,是蹩脚而多余的。一句话,这样的合作,不但大把大把地浪费了时间,而且使得学生在另一种“被动”中学到了虚伪与搪塞。如此合作不要也罢!
唉,语文真难教呀!我总是很迷茫,不知怎样教才能给学生一个理想的课堂。古语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时至今日作为语文老师在一堂课中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做到育人。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潜移默化的去接受知识,明白事理,领悟内涵。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这一效果绝非易事,非下一番苦功不可。只有我们不断去追求那种充满自信、不急不躁、不拘小节的教学素质,那种左右逢源、张弛有度的教学风格,那种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教学智慧,才有可能使课堂成为师生思想碰撞的场所,成为智慧提升的舞台,成为灵性迸发的空间,成为实现生命价值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