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这学期新教师课堂展示活动中,我选择了一年级的实践活动课“摆一摆,想一想”。谁不想在展示中得到认可甚至受到同行的赞许,我早作准备进行了备课、试教,预设教学过程我在脑子里想了好多遍,甚至每个环节教师怎么过渡衔接讲什么话我都“无微不至”。到了真正展示课上,感觉除对教学过程更加熟悉之外,并没有多余的课堂精彩,相反比起试教,倒更加担心学生课堂上“犯错误”不配合。整堂课下来,虽然过程条理、思路清晰,完成了教学任务,没有出现纰漏,但也平淡无奇,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好课。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听课教师“没有很好利用课堂上的错误资源”的一句评课语让我如获至宝,至少使我明晰了自己教学中的“短板”。下面就我上的“摆一摆,想一想”这堂的几个学生犯错加以回顾。
[案例]
片断1:
……
师:变,现在变成了2颗珠子,谁来猜猜能摆出哪些不同的一位数和两位数呢?(生猜)
生1:我能摆出2和20两个数。
生2:我还能摆出11。
生3:我还能摆出8和10。
师(着急了):8和10能吗?
有的学生不敢肯定,正在思考,听到其它同学说不能时也“勇敢”地大声附和:“不能。”
师:对,不能摆出8和10这两个数,2颗棋子只能摆出2、11、20这三个数。
……
教师很自然地省出了在错误答案上纠缠的环节,很“顺利”地继续下面的预设。
片断2:
……
师:刚才你们在摆的时候,老师选了5颗珠子,不过没有摆,在脑子里写了这么几个数,你们看对吗?(课件出示:5、14、23、33、32、41、50)
师:你们怎么一眼就发现了老师不对?
生1:33和32交换了位置
师马上就问:是这个错误吗?
有些学生一听老师这样问,马上就说不是,还有的学生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别人说不是也跟说不是
师:对,不是这个错误,那是什么错误呢?
……
教师又很自然地省出了在错误答案上纠缠的环节,很“顺利”地继续下面的预设。
片断3:
在用规律写数时
师: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奥秘。不用珠子摆,你能直接写出8颗珠子能表示哪些数吗?(学生活动)
汇报:8颗珠子 8、17、26、35、44、53、62、71、80
师:哪些小朋友做对了?(部分学生举手)
师:你怎么做错了?
生:漏写了。
师:那下次别漏写了。(只问了一个错误的学生)
……
教师再一次省出了在错误答案上纠缠的环节,很“顺利”地继续下面的预设。
[反思]
看似顺利的这三个环节,学生的错误没给我上课制造什么麻烦,这堂课看上去很流畅,学生好像也很配合,教学目标似乎达成了。可这样的课经得起推敲吗?教师的好心真的有好报吗?学生对这样的课认可吗?(虽然学生由于知识水平还不能加以评判)课堂上犯错学生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师或学生喂给他的标准答案吗?答案是否定的。究其原因是这样课没深度,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太紧张了,没有利用课堂上的错误资源。试想:一个妈妈害怕小孩跌跤,总是扶着,她的小孩能学会自己走路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而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片断1和2中,在学生有错的时候,如果我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请其他学生说说他们的意见。那么,就会有学生提出8和10是不能摆出来的,不是33和32交换位置这个错误。这样孩子们在这些问题上有了认知的冲突。然后,不用急着告诉孩子们正确的答案,而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请孩子们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在听取了各自的理由后,大家通过讨论摆一摆就知道8和10不能摆出来,33是不能用5颗珠子摆出来。这样更能让学生明白2颗、5颗珠子能摆出哪些数。同样的,片断3中,我不应该只顾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学生有错时,如果多问几个“你怎么错了”,然后一起在黑板上用8颗珠子摆一摆,那么我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就不会有课后再补的事情了。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应学会换位思考,不冷落、不强拉,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上的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教师害怕学生犯错,我们因该学着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会再抗拒学生的错误了,而要将它成为我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的桥梁,更要让它在课堂中创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