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线上教学工作总结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新冠病毒的肆虐,破坏了春节团圆祥和的氛围。这个春节没有了全家欢聚一堂守岁时的欢笑,取而代之的是为国出征夜高堂目送子女踏上征程的目光;这个新年没有了亲朋好友登门拜访的热闹,却迎来了社区志愿者送菜送药的奔忙;这个假期没有机会外出领略祖国山河的秀美风光,却一次次被各地人民抗击疫情之壮举沁湿眼眶。
从生活环境到社会环境乃至国际环境的突然改变,让广大中学生接受了一次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考验。作为未成年人,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尚未成熟,对于重大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处理能力有限,特别是情绪表达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特点,常常存在强烈性与细腻性并存、可变性与固执性同在、内向性与表现性兼具的表现。
在长达数月的疫情期间,学生长期处于居家学习状态,一方面对于新冠病毒的不了解和疫情信息的过度获取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另一方面长时间居家隔离,会给充满活力的初中生以约束感,导致其产生烦躁甚至愤怒的情绪。同时,随着家长们的复产复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加之每天的网络学习任务,都可能成为学生情绪压力源。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还会引发亲子冲突等一些列人际关系问题。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引导学生识别、表达和调节自身的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解决方法及效果
1、借助区域网络平台,讲授线上系列微课
借助我区智慧校园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面向我校学生推广“直面疫情,健康成长”系列课程,其内容涉及抗疫科普、情绪调节、自我管理、成长责任等模块,每个模块设有若干环节。以情绪调节模块为例,设有如下环节:
(1)情绪万花筒
该环节播放面对“疫情爆发,驰援武汉”这一热点事件,不同人的不同情绪表现图片,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面对同一事件,不同人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初步理解情绪的复杂性。
(2)情绪“心”视角
播放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对相关问题作答,最终总结概括明确情绪的种类与表达特点。
(3)情绪大搜索
学生回忆并分享在疫情的影响下,自己情绪的亲身体验,感受情绪与环境的联系,意识到自身情绪的合理性,并能正确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降低不必要的紧张。
(4)情绪管理者
从成因、表现两个角度同时入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体验,掌握认知、体验多维度调节情绪的方法。
(5)情绪大家谈
学生基于微信平台分享收获,深化本节课体验,并为生活中的学以致用、助人自助打下基础。
2、借力市区心理活动,开展大中小一体化建设
以天津市、区两级“心理健康月”活动为契机,在学生间开展“疫路心相伴,成长不烦恼”心理健康主题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中,大中小学生寄情云中锦书,向那些逆行的无名英雄诉说自己心中的感恩之情;中小学生用果蔬拼盘的无限创意,传达着自己的抗疫心声以及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我校初一学生还运用微电影的形式记录了疫情期间从线下到线上,从指导学习到自主探索这一教学形式的历史性变革以及自身的成长与蜕变。面向我校毕业班学生,我们依托心理绘画技术开展了“画出平和,成长自我”团体辅导活动。在快乐的氛围与自主探索中,学生反思自身压力源的产生;以不同角度欣赏自己绘制的曼陀罗,领悟中考与自身成长的真正意义所在;平静内心,觉察自我,规划未来。看到自身的成长,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自信,更增加了面对疫情、迎接未来的勇气;建立大中小学生与社会媒体信息之间的链接,引导学生以正确积极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
3、携手社会资源,家校共育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疫情期间,我们与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合作,以我校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定期向家长朋友推送“秀茹老师谈家教”系列讲座以及多篇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居家抗疫时光的教子文章。有了父母科学的陪伴,孩子的焦虑降低了,家长的烦躁减少了,亲子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在聆听了陈秀茹老师的讲座后,不少家长和孩子在家庭当中自发掀起了“疫情促成长”活动:有的家庭自编抗疫歌曲,有的家庭进行抗疫诗词大赛,还有的家庭进行抗疫物资创意赛。孩子们对于疫情的恐慌不安,对于居家学习的烦躁无聊逐渐被头脑中不断涌现的奇思妙想所替代,在调节了孩子情绪的同时大大激发了隐藏在他们心中的潜能。
祸兮福之所倚。一场疫情,让我们直面死亡被迫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一场疫情,让我们困守家中却感受八方驰援的温暖。一场疫情,折射出中国速度背后是道路与制度的坚守;一场疫情,激发了全球华人血脉相亲的家国情怀。一场疫情,更让我们开拓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让学生们寄情生活,在疫情的阴霾下也能绘出青春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