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研心得[此文共21666字]](https://img.hxli.com/upload/1149.jpg)
第一篇:计算机考研心得
一 前言:
本人是08届毕业生,xx年也参加过一次研究生考试,但是非常惭愧,我xx年其实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考研人。我在xx年看书复习中经常和朋友沉浸在warcraft真三中,由于一群合的来的同学都是游戏发烧友,本人也没能坚守住阵脚,结果可想而知。当时我们宿舍三个人考研,结果三人成绩都不太理想(我考试状态最差,考研前天晚上还休息的很晚,到了英语考试做到阅读第二篇时竟然差点睡着!)。毕业期间想过很多,去过广州,大连,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平凡,曾经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低靡期,在这期间,我非常感谢我的姐姐,姐姐不断的安慰和鼓励我,给我出主意,我也不甘心从此就这样没落下去,最后下定决心,沉下心来用半年的时间认认真真的考一次研。
二 考研前期准备工作:
我是从xx年7月份正式开始看书,我准备的时间有点晚,由于xx年计算机是首次实行专业课统考,专业课考试科目多,又没有参考辅导书,使得我在后来的复习中被专业课拌住了手脚,后三个月花了多半的时间在看专业课(具体情况在专业课里说明),所以我建议考研开始时间选在4,5月份开始时间较好,专业课要早点准备。但时间也不宜太长,太长了在考研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感,可能坚持不下去;太短了到了后期又着急,复习效果不佳;当然这个也不一定,视个人情况而定,最重要的是坚持!!!
第二个说下学校的选择,本人一直坚信这样一条,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得考个比较好的学校。计算机特nb的学校相信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清华、国防科大、北航、浙大等等,这些可以称之为一类nb学校,考这类学校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和毅力,但是一旦你选择了这种学校,也就没什么可害怕的,只要能坚持下去,初试得高分,成功就在你眼前。不要听旁边的人说某某nb学校多少多少人在考就开始担心考不上,没必要,考研是自己的事情,和自己比就行,每天坚持看下去,每天都有收获,你就是成功的。我选择学校的理由很简单,一是比较有把握,二是离家近,三是全国34所自主划线学校之一,所以我选择了湖南大学。但是其实还有很多计算机方面强且性价比很高的学校,如北邮,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这些学校计算机专业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每年考研的变数都很大,我的意见仅供参考,毕竟其中还有很需要考虑的其它个人因素。总之,定个适合自己的目标,60+、60+、110+、110+足够让我们进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系了,也是我当时定的目标。但如果想考那些前20的名校的话,建议把目标定在65+,65+,120+,120+。
第三个说下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看书之前,得把考研所需要的书籍,学习计划,看书地点等多方面的因素都考虑清楚,选择一个自己最合适的方式认认真真开始复习考研。另外就是前期可以上网多搜集点资料,下载学习视频,逛考研论坛,多看看别人的心得和体会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我的复习总体时间计划:
7-8月份:重点是数学,晚上专业课和英语
9-10月份:重点是专业课,数学上午看2小时,晚上看英语和政治
11月份: 数学和专业课并重,上午数学,下午专业课,晚上政治和英语
12月分:依然重视专业课和数学,但适当增加政治和英语的时间。
1月份:
做总结,准备迎接考试。
我每天看书的时间安排:
7:00-8:00 早餐后读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英语,记单词
8:00-12:00 上午看书时间
12:00-1:30 吃饭和午休时间
1:30-5:30 下午看书时间
5:30-6:30 晚餐后散一下步
6:30-10:30 晚上看书时间
从我的时间安排可以看书,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数学和专业课上,因为我的英语底子不是很差,而且我从来不担心政治考试,咱们都是中国人,是在马列主义中从小熏陶到大的,总会写点东西,我对英语和政治定的目标就是及格就行。
三 数学的复习:
首先得说明一件事,计算机考的是数一,对于我们计算机考生来说,数学考试真的是太重要了,可以这么说,数学考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考研成功与否。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数学成绩好的可以考一百二三十,差的只有六七十分,这其中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其它科目是很难补上这种差距分的,所以对数学一定要高度重视!!
复习所用书籍:
我当时用的数学教材都是网上别人推荐的经典书:同济大学高教版高等数学,浙江大学的线代和概率论。辅导书用的是陈文灯的复习全书,以及后来的李永乐的《数学基础过关660题》和400题,陈文灯的xx年真题。网上大家对用陈还是李的资料有很多争论,其实我个人觉得,整个数学知识框架都是一样的,他们两个人在数学方面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对我们看书的人来说不存在有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看书力度。我复习全书用的是陈文灯老师的,网上很多人都说陈的复习全书偏难,但我看完后并没有这样的感受,而且感觉整本书的知识架构很好,大师毕竟是大师。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没看过,但从我后来看他们的660题和400题来看,应该也是不错的,所以不要太拘泥于无关大局的细节。能把一本书看精看透的话,你绝对是强者,收获肯定是很大的。
数学的考研复习进度我的建议是:
5-6月:两个月的时间将三门科目的认认真真的看上一遍。(高数一个月,线代和概率一个月)在看的过程同时要做一些基础题目,课后的就非常不错,只看不做的话效果会差很多。
7-8月看复习全书,第一遍看会比较慢,大概要用一个半月到时间左右(自己制定看书计划),看完后这时一定要做个总结,因为此时你对数学整个知识的框架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此时这个观念是很朦胧的,很容易出现看了后头忘了前头的内容了,这个时候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做一个详细的总结,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容易忘记和犯错的知识点重点记忆,最好自己拿一个笔记本对各个章节的知识做个总结。
9-10月份时开始看李永乐的660题和400题,这个时候专业课肯定也已经开始了,不宜花太多的时间,每天2-3个小时差不多了。660题里都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做这种客观题的方法和技巧,对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和解题速度是非常有好处的。400题里的题与真题相比有点偏难,我当时由于个人原因并没有做完(也就是这个原因,我数学复习力度还是不够的,没能达到120以上的高分)。不过一个一起考研的朋友说那本书还是不错的,对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几乎都涉及到了。
看完上面这些书估计也到了11月份了,这时开始做真题了,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真题的数目不在多,在于精,xx年真题足够,而且再往前真题的题型都不一样了( 可将最近一年的真题先留着,到临近考试时用来检测用)。第一次做真题可能会让人很郁闷,记得当时我刚做的时候几乎没有几张试卷能够上90分,心情也非常沮 ……此处隐藏18634个字……看看能考多少,并且真题做的时候你要回归课本,回归从前,把那些真题回归到你以前知道的一些方法,并继续总结,总结一些固定的题型(考研的题型总不变的)。
到了第五阶段,你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些135分之类的书了,这些书其实就是一些固定题型的套路解法,我当时看的时候是觉得简单,因为我看课本和做题目的时候自己总结过,所以花了三天就把135搞完了。
可能你觉得前面的第5阶段你就很强了,其实不是,第5阶段很容易达到,但是,问题是第六阶段才是神人的阶段,你到了的话,数学考140是小菜,第六阶段是模拟题阶段,模拟题你需要的是快速做,市场上有的我都做了,每天至少一套,作了几十套,时间上严格要求自己,最多两个小时做完,做完了也要注意总结一套试卷,把错了的题目想清楚,看看自己为什么错了。还是那句话,总结总结再总结,把不会做的回归课本,回归那些固定的题型。第六阶段你要注意的是速度,我知道,如果我给你10个小时考数学,你肯定能考150,可是考研是3个小时,所以你要速度,速度再速度,明白不?
数学推荐书如下(从简单到难):(课本、1500题、500题),(复习全书),【660】(数学真题),【135分,400题】,(模拟题)。其中【】里面的表示可以不做的,根据个人选择。
专业复习用书以及建议如下:
(1) 关于计算机考研的专业题止
我记得我决定考研的时候大家就对我说考研难,说408是个恶梦,我当时就直接回一句,我要改变这个事实,我要让大家知道专业其实很水。说句实在的,计算机专业(408)其实是有些难度的,因为我们考的是4本书,不是1本书,而且,题目很活,每年都会增加难度,明天肯定更难。所以每年大家的专业都在100左右,甚至更多的是60分,但是,我居然考到了129,这个分数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我觉得计算机专业复习还是有规律的。首先大家要克服一种畏惧的心理。下面我将会讲复习的方法,说白了,说穿了,方法可以
总结成一句话:课本和课后习题(最重要的资料)+习题(大量习题,反复做,反复研究)+ 模拟题。
(2) 关于如何复习
第一阶段是看课本吧,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买四本课本,并且,对于像组成原理这种超级难的课就需要买课本习题了(我用的是唐版的习题,感觉非常好)。操作系统我也有本习题(感觉蛮好的,就是配套的那本),网络的话表示还算行吧,也买了课后习题解析。第一阶段就是混个脸熟,把课本认真看一下,注重理解一些概念的东西,比如ieee754标准这些东西显然是要精确理解的,不能有任何偏差(至少你如果知道你哪个地方有偏差就不能故意忽视)。在这个阶段完成之后我想你至少知道考哪些东西了。
第二阶段是习题的训练,在些要把第一阶段错了的题目注意一下,在些我有几本非常好的书推荐《王道真题集》,《操作系统习题集》(浙江的那个李善平的),《网络考研习题集》(红皮书,不记得谁出的),王道的真题集我做了上十遍,最后的时候能不错题目。这些是第二阶段的东西,如果理解有偏差,我还是那句话,以课本为准,当然,我用过所有辅导书里面我发还王道的书还是非常不错的,与课本相比几乎无偏差(我不是做广告的,我是真心用过各种书)
第三阶段还是课本,在些阶段你需要把课本再复习一下,特别注意一些细节比如:ieee的最大阶码,一般人以为全部取1最大,其实错了,全部取1表示无穷大,不是一个数(12年考研就考到了),还有hamin码,大家都不知道hamin码有两种,有一种是只纠一位错的,还有一种是查两位错并且纠一位错,这些东西大家一定要知道。并且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在些现阶段也要解决了,就是1m到底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就是跟做题目有关的,还有像什么磁盘寻道算法到底磁头转不转到最大磁道再回头还是等到没有请求就回头??细节太多了,大量的题目才能解决。
第四阶段是模拟题,我总共做了五本模拟题,北航出的,复旦出的,天勤出的,王道出的,还有个北邮出的(表示这本是垃圾,各位不用买)。感觉都比较简单吧,选择题一般对35+。大概一天至少做一套。
第五阶段就是自己猜题,大家可以用复旦出的那本真题解析(2014的是黄皮),这本非常不错,上面有各种扩展和真是预测,今年就预测到了流水线,非常不错。大家自己要分析真题,可以从真题中得到很多东西的,我记得10年考了个连续请求的,11年又考了,只是考的是gb-n,其实也就那三个算法。大家就要看到一个题目要想到这个题目和什么知识相关,还有什么知识点没有考,没有考的就会是你们今年考的。大题也是,大题的命题点都知道,就那么几十个命题点,去年考的今年一般不会考,但是像分页这种连续考4年的今年也必定会再考,一些特别重要的知识点会连续考,一般重要的知识点会隔年考,大家要总结这个规律,学会自己猜考点。在些阶段课本需要认真看,特别是细节,比如随机存取和随机存储的区别,一定要注意一些字眼,因为这些字眼决定题目的答案。-
最后我对数据结构算法题的理解如下(我看一眼就知道一个题目会不会出为考
试的算法题)。
考研的算法题目不是大智慧(什么dp啊,回溯啊考研的不会考)
考研的算法题目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考研的算法题目不会考特别复杂的像图的算法(代码无法实现)
考研的算法题目全部是小聪明,而且是别人都已经知道的题目
所以大家平时可以积累,看到一些是小聪明的算法题目可以记下来,因为它们很可能是考研的真题。我今年就是记下了三个算法题目,结果刚好有一个考了,就是王道的那个,王道上面其它5个题目我知道不可能考(请你支持:WwW.)(因为太显然了),但是,链表那个是小聪明,所以我觉得它可能会考,故而记下了,结果真的考了,我当时步喜,呵呵。
推荐专业书如下:《操作系统习题集》(李善平的,今年里面就有操作系统的原题) 《组成原理习题集》(唐的,表示很好,我特别喜欢里面的选择题) 《操作系统习题解析》(黑色的书,作者就是写操作系统的作者) 《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集》(一本红皮书,不知道谁出的,不记得了) 《计算机考研真题》(王道的,建议做5遍以上) 《王道复习全书》(建议看5遍以上,真的很好,几乎没有错误) 《复旦模拟题》 《北航模拟题》 《复旦真题解析》 《天勤模拟题》
《考研的四本课本》,这就是四本教材,这四本书是要看许多遍的,和数学教材一样,是要看得能背的,不是看了就不要的。
也就是这些了 最后希望大家考出好成绩。
最后说一下复习心态的问题
大家平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情,不要搞得心情不爽,想保持好心情的方法很简单,复习一会就去外面上个厕所啊,打点水啊之类的放松一下,反正我是看书的时候隔1.5个小时左右就去外面转几分钟,放松一下,回来继续看。还有,就是自己复习自己的,不要相信别人说什么,当时我说我考380+是小菜的时候没有人相信,哎,现在考上了他们才说什么我牛逼之类的屁话,当年考之差怎么就没有人说呢?对吧,所以,我想,你们只有自己相信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水平。